1976年10月,“四人幫”被粉碎。
在南京大學,一名老師和同事們以飲酒吃蟹的方式來慶祝。接下來的日子,他每天開心的像個孩子,覺得改弦更轍、撥亂反正的時候到了。但風向一直搖擺不定,直到1977年2月,“兩報一刊”發(fā)表社論《學好文件抓住綱》,提出“兩個凡是”,如一盆冷水,澆在心頭。
接下來的兩個月,這名中年教師陷入人生中被批斗以外的第二次失眠。身為一名理論工作者,沒有認識到“兩個凡是”的錯誤也就罷了,發(fā)現后而不去批判,卻令他輾轉反側。
他下定決心,開始醞釀一篇文章,他認為破解所有問題的總開關就是破除“兩個凡是”,否定“句句是真理”,否定“天才論”。
這位老師的名字叫胡福明,雖然名字一直隱而不顯,但他的文章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》,在40年前的中國卻如一聲驚雷。如果將改革開放的40年形容為在一次次裂變中尋求新生,那這篇文章可稱為那第一次的成功裂變。
習近平剛剛的廣東之行中提到,要“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”,總書記此行釋放了“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”的信息。那么,今天我們該如何發(fā)展地認識胡福明這篇文章?
不久前,學習小組專訪了83歲高齡的胡老,他將寫這篇文章形容為“進地獄”,但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使命是什么?胡老的話很樸實,“不就是為黨為人民服務么?!?/p>
About Us Introduction Honor Experience Speech
Houman Resource Concept Society Campus Learn
CPC Building Acitivities Individuals Education
Investor Relationship
Contact Us Manner Marketing Tendering